從去年2020年開始到現在,疫情到現在也過一年半,身邊的朋友兼同事(包括自己)也因為工作閒下來了,多了好多我們以前視為奢侈的大量時間與休息後,我們漸漸的開始重拾或是嘗試自己本來埋藏在心中的熱情與興趣。
某天洗澡的時候,原本依樣照往常邊正想著自己的未來計劃、想法⋯等,突然腦海中浮現了一些人的面孔:「 她們跟我一樣,一步一步的在各自領域中 慢慢築起了自己的小天地與山頭 」
既然我有一個現有的網站,我為什麼不來做一個關於這個時代的空服員們專訪,分享我們所面臨的職涯轉折與如何重拾新生活,並維持平衡點。
於是這個企劃專訪就這樣誕生了
這個專訪會以空服員角度出發,分享我們在疫情所面臨的轉折、如何重拾新的熱情、如何維持自身的平衡點。
不管是什麼職業,都很值得一看!希望能帶給在看這篇文章的你,重新思考與瞭解自己的熱情所在。
今天首次專訪,是我腦海中浮現非常確切的兩位面孔,完全沒有猶豫的直接邀請她們作為我首次專訪的角色。
勇於探索人生各種可能,愛表演的靈魂 — 『 賴珮如 』
不小心讓花走入生活 , 從此改變人生 — 『 Nita 』
勇於探索人生各種可能 愛表演的靈魂 — 賴珮如


我是一名空服員,但我的多職生活要從奔三恐懼症開始講起。
剛開始工作的幾年,我是單純的一位空服員,我把我全部的時間給了飛行,給了行前功課準備,給了印菜單,給了排隊等起飛降落,給了時差。時間一個月一個月跟著班表按下一頁下一頁的過去了。
( 當然這幾年,讓我的心能活下來的方式就是我給了自己旅遊,如果我不在家裡,我一定是在前往機場的路上。)
我沒有不快樂,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回憶,在這世界那麼多地方標注愛心,我很快樂。 可是就是覺得少了什麼,時間飛逝(不誇張就是用飛的跟飛機一樣)一個驚覺,那時候的我已經 28歲了,excuse me 我大學畢業22歲就進公司了!
這幾年除了 飛 和 玩,我到底做了什麼? 沒有!
一股巨大的空虛感襲來。
一個轉眼我就要奔三了,我是誰?一名空服員。恩!一個去過很多國家快速閱覽的空服員。還有呢 ? 一個樂觀負面情緒消化很快身體還算健朗生理期很準時的空服員。還有呢 ? 快要三十歲的空服員! (崩潰)
我就是一名垂垂老矣的空服員。
一場改變人生的歌唱比賽。
就在那時,網路上有歌唱比賽的報名。
一個奔三恐懼症的空服員,義無反顧的繳交報名表, because i’m nothing to lose !
我只想牢牢抓緊青春的尾巴,在還不用年齡格往下一個區間勾選的時候,好好的 為自己做一件事!就把時間給自己的興趣,給自己的才能,給自己的夢想去衝一波浪。
就因為那個奔三恐懼症(好險年底才32) ,讓我這幾年開始過得非常的忙碌與精彩與充實。大致上我已經完全 適應了三十歲的我。
我開始了音樂劇的演出和表演活動。飛行的時候我是一名專業的空 服員,下班休假的時候,我是一名音樂劇演員。上下班身份的替換,持續到去年,疫情開始了。
疫情期間踏入人生的多職經歷,走進了音樂劇舞台


疫情讓航班減少,大家的時間回來了。
我其實還是一樣替換著身份,只是疫情的這段日子,我多了更多時間可以專心在表演上。以前因為班表的關係,我只能選擇少數時間配合得上的演出。
但現在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練習,去參加肢體感官開發的表演課,或者是參與不同類型的表演活動,和不同專業領域的表演藝術人員合作學習。
疫情的這段時間,是我的暑假,我的gap year。
以往時間消失在時差裡,時間給了身體去修復。 而這一年,我只有這段時間可以單純的為了自己做這些事情了。把所有的心思回歸在自己身上, 照護好自己的身體,保持良好的體態和健康,感受每一刻的心情,聽聽心裡的聲音,喜歡表演、喜歡唱歌,那就去。
在每一個劇本遇到的角色裡,和自己對話,認識自己。
「今年疫情加劇表演被迫線上進行,我很幸運的接到了歌唱指導的工作」
今年疫情加劇,表演藝術產業受到嚴重的波及,很多表演只能無奈取消,這讓我又會開始去思考,我還能做些什麼呢 ?
空服員的身份的話,學習語言,增進自己的能力,之後航空業恢復,我希望我能夠跟泰國乘客對答如流。
那音樂劇演員的身份呢?很多工作現在只能改成線上進行,我前一陣子幸運的接到了歌唱指導的工作。沒教過唱歌的我,一開始也很緊張,但上了幾次課之後,我把自己定位在輔助引導的角色,而不是真的要去教怎麼唱歌怎麼發聲。
我把自己投射在裡頭,我聽到了對方跟我一樣在唱歌上會遇到的問題,所以看著對方也等同於對自己說身體要放鬆,讓氣流過,放掉不該控制的用力的肌肉,讓氣流過,唱出音樂帶給你的感受。
我想這是我今年疫情當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份多職之一了。
對於未來的自己,有什麼想說的?
對於未來,也許疫情會就此改變了我們原本的生活方式,工作模式,表演形式。但在洪流裡的我們,只能跟著浪走,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著想辦法挑整自己的重心,在這一波浪裡,衝一波看看。不衝也沒關係,聽聽自己身體的聲音,放鬆漂浮著等待救援也可以。都是自己的選擇。
有些浪很大很亂,又或者像是週末下午的烏石港一樣,一道浪來,每個人的感受到的能量不同,
請靜下來,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,跟著那股能量走。
請靜下來,接受它,感受它。可以稍做休息,但我們不要放棄好不好。
任何事情只要我們有放心的用任何方式去感受它實現它,我們就是豐富自己的人生了。
不會有消失的一年,都在進行著,都在記錄著,都在往前走著。


如果想了解更多其他面向的珮如 ,這裡附上珮如 IG @Vinolai
準備好了嗎?我們第二位專訪人物將登場 ……
2 comments
得到滿滿的能量😊
謝謝TA!
just like you : )